|
|
|
新闻资讯 |
北京“海聚工程”聚成人才高地
-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副主任王禹一坐下,会议室的大屏幕上就立刻出现一份电子剪报,显示国内各大企业近期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情况,信息源有2425个。
从英国回国创业的初晓光解释说,这是从国内最近公开出版的各类报纸上收集来的情报,所用技术就是自己公司开发的“新闻和舆情监测”系统,可以为用户提供定制服务。
对于这套系统,王禹很感兴趣。因为海外学人中心最近一段时间集中对北京市通过“海聚工程”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、工作情况进行了整体调研。通过这套系统,海外学人中心就能实时跟踪了解这些高端人才的情况。
2008年12月,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了《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》,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,提出在未来5年到10年内,为国家重点创新项目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、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等,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、发展高新产业、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,简称“千人计划”。
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的“千人计划”,北京市于2009年制定并实施了“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海聚工程”),目前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19人,他们分布在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能源环保、文化教育、卫生医疗等各个重点领域。他们无论是创业还是工作,都依靠科技、服务创新打拼出一片新天地,有的已经起到产业示范和引领作用。
初晓光就是北京“海聚工程”的一分子。在英国拿到工商管理硕士和信息系统硕士的他,2007年回国创办公司,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,推广新型的定制化信息服务模式,今年公司收入将超1000万元。
随着“海聚工程”的不断推进,聚集效果逐步显现。一名高层次引进人才往往能再吸引两至三名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。同时拥有两名以上入选“海聚工程”人才的创业企业,北京已经有七八家。
电子书的屏幕、不耗电的户外大屏幕、汽车上可调光的玻璃,这些都是汉朗科技特有的多稳态液晶技术的产品。这个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孙刚30岁出头,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,对新型液晶材料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,并获得专利授权。如今,汉朗科技已经与汉王、福耀玻璃以及德国、法国的知名公司展开全方位的合作。孙刚既入选了“千人计划”,又被北京市纳入“海聚工程”。他把政府给予高层次人才回京创业的100万元奖励全部用于公司发展。
今年9月18日,“2010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”吸引了来自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荷兰和日本等国的近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。这批人本来就有比较强烈的回国意愿,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,政策说明会、时事报告会、发展论坛、职位交流会、项目交流会、参观座谈等活动让他们全面感受了首都的创新创业环境。经过这次活动,十几个人已经来京创业或工作。
对于留学回京创业人员,只要经海外学人中心评审通过的,就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10万元企业开办费,同时享受一系列创业支持。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被这些政策吸引。
通过海外学人中心的牵线搭桥,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副研究员刘元波已准备到北京天坛医院工作。他通过邮件表达了对海外学人中心工作人员的感谢:“我都不知道如何感谢了。我是一名临床科学家,希望能将自己的知识回报给病人,同时能够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。能够回国效力是我的愿望和本分。从医学角度,我国与发达国家比,有不少差距,长期在国外工作的经历一定会对国内的医学事业有所帮助。”
打造亚洲地区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“人才之都”是北京市的一个长远目标,在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京创业的同时,北京也将视野和标准放得更宽。
时间:2010/11/15
浏览次数:1079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