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 |
新闻资讯 |
上海建筑钢材市场再现“进退两难”态势
- 据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"西本新干线"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,由于下游需求释放的不稳定,上海建筑钢材市场在一波上行行情之后,短期进入横盘整理,钢价再现"进退两难"的态势。国内一线钢厂在新一轮定价中表现出了"推涨动力",产能恢复也露出"苗头",市场的评价是"心太急"。
- 据相关监测数据,上海建筑钢材市场出现了"高位盘整"。目前,沪上优质品二级螺纹钢代表规格吨价调整至3950元附近,一周上调10元;沪上优质品三级螺纹钢报价也调整至每吨4030元左右,一周上调10元。上海建筑钢价此前连续4周震荡走高,底部价格每吨已抬高350元以上,但最近一周上行速度明显减缓,单周反弹幅度只有0.5%。
-
- 据相关分析师的判断,钢价涨势趋缓的主要原因是需求释放节奏的放缓。最近一周上海建筑钢的终端采购量出现了回落,说明前期需求的"放量"中存在透支的因素,需求释放明显地表现出波动性。从库存情况来看,目前沪上建筑钢仍处于缓慢减仓通道,螺纹钢库存已经由年初的百万吨降至目前的80万吨左右,且单个贸易商手中的库存量一般都不大。所以,"目前库存压力并不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制约,需求释放情况才是根本所在"。
-
- 国内钢厂的推涨及产能恢复,让市场感到有点"心太急"了。在最近的一周内,市场最为关注的是国内一线钢厂新一月度的报价。主导钢厂基本都开出了"涨盘",其中宝钢最为谨慎,相当一部分品种的价格是"平盘",其它品种直接或间接的吨价上调幅度在150至800元之间,低于市场的预期。而鞍钢主要品种每吨上涨200至1000元,武钢主要板材品种吨价上调幅度则为200至800元。市场估计,这只是卷板类钢厂推涨的开端,后期仍会有钢厂相继跟进。另有值得关注的信息是,中钢协最新发布的旬报显示,8月上旬全国粗钢日产量环比7月下旬增加了7.7万吨,这是粗钢日产量在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后再现回升态势。"钢厂产能的过快恢复,可能对后期的市场行情产生一定制约"。
-
- 在市场需求跟进乏力的同时,钢铁上游原料市场的压力依然不减。铁矿石的涨势尚未停止,目前63.5%品位的印度粉矿到岸报价接近每吨160美元,已经略高于三季度协议价,由于看好后市,贸易商几乎没有"低价出货"的动力,而钢厂目前也仍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,市场成交较为清淡。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费指数继续上调,海运市场近期保持活跃,可见矿山企业对国内的发货较为积极。不过,从多方因素综合考虑,短期钢铁原料市场的涨势或将趋于缓和。
-
-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,钢材市场终端采购量出现下滑,既跟前期需求透支有关,也跟目前市场的观望情绪有关。钢坯、铁矿石等原料市场已经出现了"滞涨"迹象,短期回调空间有限。此外,钢材期货与现货市场的联动性也越来越明显。钢价经过前期的快速拉升,目前调整压力明显加大,如果需求面没有明显的改善,那么"进退两难"的横盘状况将继续延续。
时间:2010/8/23
浏览次数:869 |
|